学院新闻
College News
探寻劳动教育新路径|劳动教育教研室走访活动——生命科学学院
2025-10-17


为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各学院特色专业的融合,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1014日,劳动教育教研室前往生命科学学院敏学楼203室开展走访调研。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李昂、教研室主任王芷依、教学秘书黄一凡、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任秀娥、副院长杨东生及相关人员参与了本次交流,围绕“药食同源” 特色领域,解锁劳动教育与专业科普、文化传承的全新结合方式。


一、“药食同源”里的劳动实践新场景

在本次交流中,双方围绕中药专业的劳动实践展开探讨。从“山上拍药材图片”的野外实践,到 “自己种植药材与市场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对比” 的实验研究,每一项活动都将劳动教育嵌入专业学习的全流程 —— 学生在辨识药材、培育药材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深化了对中药知识的理解,让 “劳动” 成为专业成长的硬核助力。

二、“科普 +劳动”:让专业知识活起来

交流中,“花鸟鱼丛科普宣传”的创意尤为亮眼。可以将中药科普与劳动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在采集、整理药用植物素材的同时,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创作科普内容。这种 “做中学、学中传” 的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劳动中夯实专业技能,更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实现了“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双重价值。

三、“文化 +劳动”:解锁劳动教育的文化密码

走访中,双方一致认为“药食同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劳动是传承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到药膳的研发、推广,每一个环节都是劳动与文化的深度交融。未来,可通过打造“中药文化劳动工坊”“药膳制作劳动课堂”等形式,让学生在劳动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劳动教育更具文化厚度。

此次走访,为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的融合开辟了新路径。劳动教育教研室将与生命科学学院持续联动,把“药食同源”里的劳动故事、科普价值、文化内涵转化为可复制的劳动教育案例,让劳动教育在专业沃土中结出更丰硕的育人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