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数据学院秉持“赋能区域经济跃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核心理念,以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为引领,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数据学院创建于2024年,由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合并组建,设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数据计算及应用3个专业,其中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202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增设,现有在读本科生986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专任教师73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22人,副教授7人,讲师20人。学院建有大数据实验室2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可供师生教学科研使用。2020年学院获批广东省第二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立项,标志着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大数据学院实验室产业学院建设推动学院学科专业优化布局学院以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为牵引,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大数据与统计学学科体系。学院目前采用“双学院制”(学科学院+产业学院)运行模式,通过引入阿里云、慧科集团等企业资源,将企业实践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化布局。结课留影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是示范性产业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优势在于深度融合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支持“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升学”多元发展路径,适于多元化就业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扎实数学与计算机基础,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应用技术全链条,具备跨领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高效处理、分析和应用海量数据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宜在政府机构、金融、互联网、医疗、零售等行业,从事数据分析、数据产品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应用统计学专业侧重对统计建模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数学为基础,统计学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应用统计学理论和现代数据分析原理及方法,具备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学生毕业后适宜在政府部门从事统计管理,在金融行业担任数据分析师,或在企业、IT领域参与数据挖掘与软件开发工作,也可攻读统计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以“学科交叉融合、实践能力导向、技术前沿对接”为核心特色,依托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交叉,构建“数学基础+计算技术+领域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掌握数据科学、现代统计学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具备数据分析、建模、处理与挖掘能力,能够胜任数据领域的相关工作。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政府机关、企业、金融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数据分析、挖掘、风险管理、人工智能开发等工作,也可选择攻读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向的硕士学位。示范引领筑根基 产教协同硕果盈产业学院赋能:专业建设锚定前沿,筑牢人才培育根基。学院紧密围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数据计算及应用三大核心专业,构建“专业驱动、产业协同、三维联动”的学科发展体系,深度实施“学科交叉+产业需求”双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携手,建成涵盖阿里云智能计算、大数据架构等前沿领域的产教融合课程群14门,精心开发校企双元教材及活页式讲义10部。校企共建产业实训基地,与深圳市讯方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大队、珠海华发数智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欧森斯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全一医疗(珠海)有限公司、广东东华发思特软件有限公司等36家政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并率先引入行业认证标准重构3个专业模块课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起全链条实践生态。课程建设革新:创新体系驱动,打造优质教学矩阵。学院以OBE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课程建设革新,构建起“金课建设-课堂革命-数字赋能”的三维创新体系。学院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省级教改课题6项、校级教改课题20项。学院创新开展基于真实项目驱动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将实际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学院《数据库概论》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另有4门在建校级一流课程,初步形成优质课程矩阵。同时,学院打造包含42门课程说课视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便捷的资源支持。学院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提质工程”,全部课程实现双精品课堂设计。思政课程融合:构建三维体系,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育人同频共振。学院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专业核心课程群+实践育人基地”的三维体系。学院实现了专业核心课100%配备课程思政案例集,创新开发《数学分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关系型数据库事务与并发控制》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等2项课程思政专项培育项目,“高等数学C”入选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开发“企业真题进课堂”项目8项,“大学数学团队”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团队。近年来,学院涌现出校级师德标兵2人、师德先进个人2人,他们成为学校育人成效显著、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典型和职业道德模范。产业学院助力:师资队伍“强筋健骨”,发展活力全面激发。学院构建“双师联动,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的驱动机制,校企双师联袂、名师带徒,逐步形成“学术大师+产业专家”的双轨师资结构。学院“双师型”教师占比高,3人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为华为云开发者布道师(全国第125位/民办院校首位),8人入选校级“三个层次”人才工程,6人入选博士提升计划项目,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产学研实习基地授牌仪式产教融合育英才,科研实践结硕果学院实施“三维赋能”人才培养战略,构建起“三全育人”生态体系。创新打造“理论筑基-项目驱动-赛证融通”育人链条,率先将华为ICT认证、阿里云大数据分析等行业标准嵌入课程体系,实现“岗、课、赛、证”四维融通。学院牵头组织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等多项赛事,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良性机制。近三年,学生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36人次、省级以上奖项205人次,立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3项,校级22项,其中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1项,省赛银奖4项、铜奖3项。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国赛三等奖1项,广东省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学生考取华为HCIA、阿里云ACA等权威认证比例达70%,核心就业竞争力极大提升。获奖证书获奖证书获奖证书获奖证书获奖证书获奖证书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学院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需求牵引-平台支撑-团队攻坚”的科研创新体系。近三年,承接航展交通运输服务及指挥调度平台系统等横向课题9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重点领域专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30篇,EI会议论文35篇,获发明专利7项。学院还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技术培训等活动,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提升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国际合作促交流,育人平台筑高地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通过多维度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教学水平,为人才培养搭建高质量平台。近年来,学院先后聘请多位国外知名专家来校开展学术讲座与教学研讨,为师生带来国际前沿的学术视角。学院实施“教师国际能力提升计划”,先后选派8名骨干教师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访学交流。2024年,学院成功承办第二届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疗学术会议,吸引了包括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健康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医疗技术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为师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此外,学院还与澳门城市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到澳门城市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与计算机学院共享相关资源,优先推荐到日本、意大利等国访学或继续深造。校外实践活动升学就业双驱动 精准培养显成效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升学深造效果显著,考研升学率位居学校前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3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17.67%,2024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20.52%;应用统计学专业2022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16.67%,2023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20.00%;录取院校有东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江南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每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签约单位集中于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珠三角城市群,就业领域集中于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金融、电信、医疗、零售等,例如:广州市公安局、阳江市基层人民政府、浦发银行、广州银行、中国电信、广东机场集团、珠海高速等国家机关、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等。桃李芬芳展风采 鸿鹄之志谱华章胡宇翔,大数据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3届毕业生,毕业后即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宁德时代担任研发工程师。胡宇翔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连续两年保持专业前5%的优异学业排名,同时担任学院学生会综合事务部部长及心理协会秘书处副部长,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科研与创新实践方面,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区块链技术研究项目,并发表EI期刊论文1篇;其团队作品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个人累计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聚焦碳中和领域开展研究,先后在国际期刊发表2篇碳税政策相关学术论文,持续深化专业研究深度。2023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 胡宇翔黄鸿亮,中共党员,应用统计学专业2022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澳门大学数学课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本科期间曾荣获学校第十五届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2020年、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2届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荣获学校一等奖学金,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学术与科技创新奖、社会实践奖等荣誉。获2022年“中兴·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等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等论文10篇。2022届应用统计学专业毕业生 黄鸿亮王俊贤,中共预备党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3届毕业生。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就职于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创新中心,担任数智化与信息工程师。在校期间,王俊贤同学始终秉持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与积极进取的奉献精神。连续四年综合测评与学业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等30余项荣誉奖励。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作为第一发明人/作者,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并发表9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展现出扎实的科研素养与系统性数据工程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先后担任班长、校英语协会会长、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组织策划多项校级品牌活动,展现出突出的组织协调与团队领导能力。赴英攻读硕士期间,获得英国外交、英联邦与发展办公室(FCDO)授予的“卓越奖学金”(Chevening Excellence Award),后以专业第二的成绩顺利毕业。研究生阶段参与英国消费者数据研究中心(CDRC)、西米德兰兹郡消防救援局(WMFRA)和UCL联合开展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爱丁堡视觉步行性与社会不平等研究”,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空间回归和地理建模技术,提出创新性视觉步行性指数(IVW),为国际城市公平发展研究贡献了中国青年的专业智慧与力量。毕业后,王俊贤选择投身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事业,现任职于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创新中心,深度参与企业数智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项目,致力于推动传统能源装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他始终坚持以数据驱动改革、以技术服务国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2023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 王俊贤苏洇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4届毕业生,现就职于GienTech Singapore Pte. Ltd.担任自动化测试工程师一职。在学习上,她连续两年学业排名专业前5%,综测排名专业前1%。在竞赛科研方面,她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5项省级奖项,荣获第八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一等奖等27项校级奖项,并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省级大创项目1项,发表论文2篇,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还参与了校级大创项目1项,并已结项。在实践活动中,曾担任大数据协会副会长,积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活动增长实践经验,所带团队比赛获奖率高达99%。2023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 苏洇如彭旭,中共党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3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澳门科技大学。如果说疾病是一种苦难,那么彭旭觉得他应该感谢这份苦难,多年来它一直激励彭旭的成长,锻炼彭旭的意志。相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庭和命运的彭旭,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大学期间,彭旭连续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年二等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 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彭旭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荣获“2020年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华南地区”三等奖、“2021年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三等奖、2021年第十一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彭旭认真研究科研,并参与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南海地区台风预报与模拟的关键数学问题研究课题研究》等省级研究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论文2篇,所写论文《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Huawei Brand Search Index Based on R Language Time Series》被 2021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端论坛(AIBDF 2021)录用(EI);积极考取阿里云云计算助理工程师(ACA)认证等专业证书4次。2023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 彭旭
大数据学院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通过双学院制(学科学院+产业学院)创新机制,打造具有示范性的现代产业学院。学院与阿里云、慧科教育集团、华为ICT学院等领军企业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将行业技术标准(如阿里云ACA/ACP、华为HCIA/HCIP认证体系)、真实项目案例和岗位能力模型系统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课程-认证-实训-就业四位一体的育人生态。1.专业体系架构:学院构建了3+X专业矩阵(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家新工科专业)特色:构建云计算平台+AI算法双能力栈课程体系:涵盖Hadoop生态、Spark实时计算、深度学习等14门核心课程产业对接:阿里云、全一科技等真实项目实训占比达40%行业认证:阿里云ACA/ACP、华为HCIA/HCIP认证(2)应用统计学方向:金融统计与商业智能分析优势:SPSS/Python/R语言工具链全覆盖合作:与珠海市统计局、珠海市聚亿基金等深入合作(3)数据计算及应用(2025年新增专业)定位:兼具理科理论深度与工科实践导向的理科“新工科”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数学、统计学与信息科学,形成“厚基础、强交叉、重应用”的复合型学科体系2.培养特色微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建模与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工程、算法设计与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或进入科研院所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选择国内外高校的统计学、数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ython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学建模、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计算、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及应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推荐理由:1.本专业是2019年教育部特设应用理科数学类专业,是理科衍生的“新工科”专业,是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专业,职业发展空间广阔。2.按照数据链前端、核心算法与技术、数据链末端的逻辑脉络,本专业聚焦数据链中端的核心算法与技术,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理科基础和较强工科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新时代国家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大数据研发应用,大数据技术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大数据工作岗位剧增,人才需求日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是‌政府决策、金融风控、医疗研究、市场分析‌等领域的核心人才,就业方向覆盖‌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咨询公司‌等多个行业。可胜任统计数据分析师、行业统计师、金融风险管理师、AI数据治理工程师、市场研究顾问等职位,或在教育科研机构从事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选择国内外高校的统计学、数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博研究生。核心课程:本专业构建“数学根基+统计方法+行业工具链”三维培养体系,强化‌科学决策方法论‌与‌行业问题求解能力,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数学建模、抽样调查、统计计算与应用软件、应用随机过程、 (金融统计方向:经济学基础、货币银行学、金融建模、计量经济学)、 (大数据分析方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推荐理由:1.统计学是数据科学的基石,从商业分析到科研探索均依赖统计方法,职业选择横跨金融、医疗、互联网、公共服务等多元领域。2.依托‌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
就业去向:本专业培养‌大数据开发与AI算法落地‌的全栈人才,就业集中于‌互联网大厂、金融科技、智能制造、云计算服务商‌等前沿领域。可胜任数据科学家、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商业智能分析师、数据架构师等岗位。也可选择国(境)内外高校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博研究生。‌核心课程:本专业构建“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行业应用”三维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大数据导论、Python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概论、云计算与大数据、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数据仓库理论与实践、开源大数据核心技术、大数据推荐系统、Java海量数据分布式开发、网络爬虫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深度学习实战、智能算法综合课程设计、大数据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推荐理由:‌1.掌握从数据采集清洗、分布式存储计算到MLOps全链路技术栈,形成大数据+AI双核竞争力,满足企业对‌全流程数据治理‌人才的迫切需求。2.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示范性产业学院,课程体系涵盖数学建模、分布式计算、行业解决方案设计,培养“技术+业务”双栖人才,职业选择自由度远超单
第五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分享沟通会成功举办
5月27日至29日,两场以 “数学建模初阶备赛指南” 为主题的专题分享会在明德楼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焦丽媛老师主持,吸引了百余名备赛学子参与,为他们深入了解数学建模竞赛、做好备赛准备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帮助。分享会现场分享会伊始,焦丽媛老师以 “赛事规则通关秘籍” 为核心,结合评审标准的演变趋势,对数学建模竞赛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她从赛事定位、价值内核出发,深入阐述了论文架构的重要性。焦老师特别强调,论文格式...
2025-06-03
学校成功举办第六届物理实验安全知识竞赛
为严格落实校园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部署,全方位强化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能力,2025年5月7日至23日,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携手大数据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物理实验安全知识竞赛”。此次竞赛以“普及物理实验安全知识、提高消防防火能力”为主题,吸引了近300名学子踊跃参与,为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注入全新活力,掀起一股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的热潮。此次竞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物理实验电气安...
2025-05-28
访企拓岗促就业 | “大数据学院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珠海华发体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为更好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4月24日,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华勇、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高俊晗、应用统计学专业系主任常晶一行赴珠海华发体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吕品德、人事经理冼燊文围绕数字体育产业学院共建、校企科研合作、学生实习就业等展开座谈交流。座谈过程中,华发体育董事长吕品德详细阐释了公司发展战略,并指出当前企业发展亟需“技术-业务”双栖人才,欢...
2025-04-25